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經濟學人

經濟學人

丁學文/挽救生育率 不能只靠撒幣!

少子化是一個大勢所趨,但光靠政府給些錢,肯定就是緣木求魚徒勞無功。談起少子化,很多人喜歡描繪出一個缺乏勞動力跟退休金的未來,好像人口老化的下一步就是世界末日。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應該怎麼面對少子化這個既成事實?

「沒有共識」讓民主褪色 為反對而反對成常態

冷戰過後,美國模式一時之間無懈可擊。現在,一代人過去了,沒想到連美國人自己都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頻繁惹出的戰事、金融危機的頻發和政治制度失能,激發了美國人的怒氣,使得今年這場總統大選變得更加針鋒相對。

全球經濟舊秩序崩解 各國領導人越來越不屑WTO

大家還記得WTO世貿組織嗎?大家如果不記得台灣從GATT到WTO申請入會的周周折折,肯定記得2001年的中國獲准進入WTO 全球矚目。不幸的是,今天的它,不但影響力大減,各國領導人對它更多的是不屑一顧。

丁學文/假訊息鋪天蓋地 打假需要整個社會動起來

今年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選舉大年,不過,這些選舉正面臨著來自有意無意所編造的虛假訊息,讓本來就很亂的這個世界亂還要更亂,連OpenAI的CEO阿特曼都認為未來的AI可能會為你我發送量身訂製的訊息,來改變你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丁學文/印度特快車還能繼續加速? 別錯把印度當中國

對所有想前往印度發展的台灣企業而言,印度絕對是一個看著可口,卻不容易入口的市場。去過印度的人肯定知道印度一方面需要外國投資,但內心深處更希望自力更生。錯把印度當中國,肯定將來吃虧在眼前。

丁學文/內捲時代令人擔憂? 開心歡迎Z世代踏上舞台

Z世代恰巧是踩在人工智慧轉折點的一代,他們會是這個破壞性創新的最大受益者,但也可能是人工智慧破壞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受害者。但生命總會找到出口,與其天天擔憂,不如給予他們最大最真誠的祝福。

丁學文/綠天鵝來勢洶洶 擁房者恐成「新氣候難民」!

國際清算銀行(BIS)警告我們當綠天鵝振翅,不僅會對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更可能引發比系統性金融危機更嚴重的災難。去年8月,BIS進一步指出,極端氣候事件對房地產的直接衝擊,甚至衝擊房地產收益。

丁學文/中國經濟摸不透 別以口號解讀中國

最近這段時間,連過去最喜歡鑽研中國各種名詞的各路經濟學家、分析師或是所謂的戰略專家都開始避談中國,為什麼?因為從內循環外循環、共同富裕、統一大市場到最近的新質生產力,一套接著一套,但真的沒有幾個人知道該怎麼解讀?

丁學文/實現智慧醫療 推動醫療體系變革是重要前提

想真的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就需要那些龐大臃腫的醫療機構願意進行大量的改變。監管機構需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願意迎接人工智慧技術和變化速度的新挑戰。它還需要更大的經濟誘因來實現人工智慧所謂的節省成本和拯救生命的潛力實現。

丁學文/英國樹立移民政策典範 台灣還有長路要走

全球化一去不回、地緣政治此起彼落、氣候變遷揮之不去確實令人頭痛,但更讓各國政府苦思不得其解的是少子化、人才外流的危機,通貨膨脹難以壓制,進一步讓缺工問題浮上了檯面,怎麼留用外國人才或是調整移民政策,可能是現在最讓全球政府一個頭兩個大的最嚴峻考驗。

丁學文/美國經濟飛龍在天? 高利率埋下隱憂!

美國經濟確實增速飛漲,人均GDP也在不斷飆升,失業率更是不斷下降,但詭異的是,美國人對政府的信心跌到了最低谷。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美國人民感受到的現實可能並非如此。現在的問題在於,支撐成長的每一個要素都變得不再可靠。

丁學文/拜川對決恐成事實 美大選「二人轉」舊劇重播

近年來,美國政治中的民粹化、極端化程度不斷加深,黨派尖銳對立,否決政治成為常態。在這種政治生態下,候選人必須表現強硬、意識形態色彩明顯,這使得願意合作和妥協的候選人幾乎難有勝算。這導致了民主體制的嚴重分裂和功能失調。

丁學文/全球股市能爬得比天高? 科技發展非唯一變數

2022年,面對急速上升的利率,股市一度暴跌,並在去年3月的銀行恐慌期間出現了巨幅波動。不過,現在回頭看,這兩起事件就像是股市長浪中的短小漣漪。儘管經濟成長不溫不火,更不要說COVID-19的疫情瘡疤還沒有痊癒,但股票市場的年回報確實比債券和房地產市場來得更好。

台積是「黑船2.0」翻轉日本失落30年? 陳冲:維持優勢才是關鍵

前行政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5日撰文表示,《經濟學人》此前以不足一頁的篇幅,對日本廠比美國廠擁有更多運氣(more luck)進行報導,卻只簡述日本政府補助、行政支援、股東協力,認為《經濟學人》似未展現世界級媒體的高度,也失去從地緣經濟及地緣政治立場觀察,可能會有的重大影響。

丁學文/民族保守主義風起雲湧 民粹主義可能改變世界

放眼所及,無論是已發展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菁英與一般平民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所謂的相對剝奪感越來越強,終於造成了民粹主義風潮在全球各地的風起雲湧。

丁學文/陸股疲軟 拉回投資人信心是重中之重

曾經如日中天的中國以及香港股市陷入了「跌跌不休」的黑洞之中,苦中作樂的中國股民甚至創造了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生的「長頸鹿事故」,讓留言區宛如另類的「網路哭牆」,也讓中國的網管人員在過年前夕陷入了手忙腳亂的境界。

2023經濟學人民主指數 台灣全球第10、居亞洲之冠

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今天發布2023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在全球167個國家地區中,台灣排名第10,居亞洲之冠。台灣也符合EIU定義的「完全民主」。

丁學文/數位城市廣場重塑中 社交軟體各自歸隊

Facebook經過二十年的演變,所謂的城市廣場正在歷經質變和重建。與此同時,用戶紛紛將對話和議論轉移到 了像WhatsApp和Telegram這些封閉空間。這樣的轉變以及影響,在2024年這個大選年,讓人特别感覺到捉摸不透。

丁學文/人工智慧有望成開發中國家華麗轉身的催化劑

人工智慧也會改變新興世界的生活。隨著這項技術的傳播,它可以比以前的許多技術更快地提高生產力並縮小人力資本的差距。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不必成為人工智慧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主動塑造人工智慧。

經濟學人:香港變得中國化 愈來愈不像國際城市

《經濟學人》日前一篇有關香港的報導指出,隨著香港人才外流,由大批中國大陸人填補,令香港生活及工作環境改變,加上實施國安法,香港變得愈來愈不像是國際城市,而是變得中國化。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